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游泳、玩水成为不少同学消暑的选择,但溺水事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据统计,溺水已成为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预防溺水悲剧发生,同学们必须全面了解防溺水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认清危险水域,远离溺水隐患
自然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废弃矿坑等水域,水情复杂,存在漩涡、暗流、淤泥、水草缠绕等危险因素,且缺乏专业救生人员和安全防护设施。即便水性良好,在这些水域游泳也极易发生意外。同学们要时刻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落水同伴。同时,远离水库泄洪区、河道施工区域等危险地段,避免因好奇或侥幸心理涉险。
二、选择正规场所,掌握游泳安全要点
若想游泳消暑,务必选择有资质、安全设施齐全的游泳馆。进入游泳馆前,要查看场馆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观察救生员是否在岗、救生设备是否完备。游泳前做好充分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避免下水后抽筋。了解泳池深浅区域分布,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区域,切勿贸然进入深水区。游泳过程中,严格遵守场馆规定,不嬉戏打闹、推搡他人,若感到身体不适或体力不支,立即上岸休息。未成年人游泳,必须有成人全程陪同,切不可独自下水。
三、科学救援,避免盲目施救
发现有人溺水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由于溺水者在慌乱中会本能地抓住一切可以借力的物体,盲目下水施救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让施救者陷入危险。正确做法是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同时,迅速寻找救生圈、长竹竿、绳索等工具,抛给溺水者,将其拉至岸边。若现场有AED设备,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持续观察溺水者状态,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
生命只有一次,防溺水安全需警钟长鸣。同学们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将防溺水知识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度过一个平安、清凉的夏天。(文/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