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8月28日14:30我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本部科苑楼2楼会议室举办,由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心理老师温燕丽主讲,共60余位辅导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教育,所以本次培训以“大学生心理工作要点”为主题,从心理知识普及、学生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特殊学生管理这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开展心理工作进行交流分享。通过组织心理活动、开设主题班会、推送心理健康科普文章等方式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清除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误区。对于如何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了4点建议:1、要求刚入学的新生做个人成长报告;2、有意识地培养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有了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协助,辅导员能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3、日常观察,与学生一对一谈话;4、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员需要拥有初步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借助多方力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特殊学生管理是学校心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辅导员要对精神病类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信息了如指掌,并及时按照学校的相关制度采取措施。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定位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切实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