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有较高的自主能力,却又缺乏社会经验。因为未曾经历社会磨炼,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忽悠,被称为“最容易被骗的群体之一”。还有网友说,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大学生诱捕器”,那么有哪些骗局会精准捕捉大学生呢?下面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防诈骗指南,请查收!
一、十大高发诈骗类型
(一)刷单兼职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想兼职赚钱的心理,让其去网店刷单,先给予小额返利,再提高刷单金额,当投入更多本金后,直接被拉黑。
(二)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针对大学生,通过承诺高额回报、创建假投资平台、利用社交媒体建立信任、制造紧迫感等手段诱骗投资。大学生因缺乏金融知识和经验,容易受骗。同学们需要警惕高回报承诺,必要时要进行资料调查,咨询专业人士,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在压力下决策。
(三)网上交友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交友、相亲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或通过博取同情心等方式,与受骗者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诈骗形式。
(四)账号交易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先在社交平台或网站发布广告,当与受骗者取得联系后,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待受骗者付款后,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等为由,诱骗其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五)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骗者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假冒亲戚、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国外需代买机票、交学费、给教授送礼、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病重需手术等事由,诱骗受骗者转账汇款。
(六)冒充电商、物流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给学生打电话,准确说出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骗取信任。接着,他们会以网购平台系统升级造成订单丢失、支付失败等原因,诱骗大学生交出银行卡号、密码或登录钓鱼网站,骗取或盗取资金。
(七)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上是翻版高利贷,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消费欲,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进入校园贷圈套,受骗者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被他人冒用身份进行信用卡贷款。
(八)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利用大学生对法律程序的不熟悉和对权威的敬畏,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进行诈骗。他们可能谎称大学生涉及案件,要求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个人信息。
(九)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骗子抓住大学生对贷款流程不熟悉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开展虚假网络贷款诈骗,通常通过社交媒体、短信或邮件发送贷款广告,承诺低利率、快速放款。他们可能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进行“审核”,或以各种理由收取“手续费”、“保证金”。
(十)虚假购物诈骗
有些大学生生活费有限,常常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购物或出售闲置以满足需求。骗子就会在这些平台发布低价售卖信息,然后以“有优惠、避开平台抽成”等理由诱导大学生添加社交软件私信转账进行交易,并在收款后拉黑消失。
二、常见的防范方法
(一)不要随意拨打网上的电话
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实施诈骗。
(二)账号密码要及时更换
不要嫌麻烦、年复一年的用一个密码,如银行账户、QQ、邮箱一定要做到不定期的修改密码,警方建议最好与自己不离身的手机进行捆绑,以便在第一时间掌握自己网上的信息。
(三)购物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
在网站购物时,消费者要尽量避免直接汇款给对方,可以采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一旦发现对方是诈骗,应立即通知支付平台冻结货款。
(四)下载国家反诈APP
呼吁同学们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三、不慎遭到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一)第一时间自救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为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二)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三)拨打银联专线求助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文/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