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建设方案
发文:士官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05   访问量:314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打造我校劳动教育特色建设,发挥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特制定劳动教育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我校共有职业劳动指导技师47人,实践基地37处,其中职业实训基地20处,校内劳动场所12处,校外公益劳动单位5处。近年来,学校投入建设资金300余万元,建设了数控车床、冲压车间、机电等训场所3处,组织学生实训劳动万余人次,协助洪都集团制作各类产品3000余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不懈努力,已初步建成以职业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美化校园劳动教育、公益社会劳动教育为辅的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体验劳动、接受教育、探索科学的好去处。近年来,学校以劳动实践促进校企合作,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思政教育,以劳动教育树牢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多次受到学生就业单位的高度好评,定向培养士官生连续多年被接收单位(海、空军部队)评为劳动教育最好的单位,我校的办学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评价。

二、建设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加强劳动精神和实践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争创我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高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统筹洪都航空公司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结合新校区建设,建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职业实训等劳动场所,提供食堂、体育馆、健身馆、图书馆等场所劳动岗位,积极为学生抢建劳动平台。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以日常生活劳动、实训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劳动教育。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 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与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发挥实习实训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 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根据需要编写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积极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训单位、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制造、现代服务业,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

(二)全面构建劳动教育平台与载体

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制定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计划投资20亿元,结合新校区建设一并建成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职业体验中心)。校内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指导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结合就业协议单位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有效组织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明确实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课程纳入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清扫、勤工俭学等劳动实践岗位,建立校、院、班劳动实践岗位系统图谱,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劳动实践公约,倡导学生自治管理。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引导学生尊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的考核。联合学校周边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团委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五)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针对高职、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树立学生的劳动光荣的理念。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学雷锋活动月、爱卫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党史、军史相结合,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四、保障条件

(一)组织领导

由校办公室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

(二)师资队伍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聘请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三)经费保障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多措并举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

(四)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并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

(五)宣传引导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筹划准备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2月)

制定细化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做好师资力量培训,组织优秀师资选择编写低、中、高三个级段的教材,制定评价制度。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12月--2024年6月)

在起始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年级劳动课程。对劳动课堂教学进行调研听课,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或请教专家进行指导。

(三)第二阶段:展示提升阶段(2024年6月--2024年12月)

以活动和劳动竞赛为载体,促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建设,使特色建设成效显著。

(四)第二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

整理资料,进行总结,邀请专家指导,帮助查找问题,纠正偏差,总结经验。使劳动教育的开发实施工作进一步提高、延伸、拓展下去。





Copyrigh 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南昌 新溪桥东一路219号
邮编:330024 电话/传真:0791-88490764 招生咨询:0791-88448942 电子邮箱:2789810946@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赣ICP备2022006732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