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9号),我院通过积极组织申报成为全国165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其中高职院校100所,全国仅2所航空类院校入选,我省也仅2所高职院校获此殊荣。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在“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中表示,此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各地申报积极性非常高,经过各省市教育厅遴选后报送到教育部的申报试点的单位有1100多家,地市级政府也有20多家,申请的院校超过了1000所,有部分企业牵头进行了申报,实际上整个参与申报的企业要超过4000家。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合起来超过5000家。在经过专家评审后,教育部共遴选165家单位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试点地区17个,试点企业8家,试点高职院校100所,试点中职学校27所,行业试点牵头单位13家。我院航空工程系主任徐剑锋申报的“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职业教学现代学徒制”项目经教育部专家评审后获得认可,成功入选。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社会,现代学徒制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广泛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形成了各自的经验和发展态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培训一直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订了工作方案。 2015年8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各试点单位将结合实际,制订试点工作任务书,明确试点工作的重点建设内容、实施步骤、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等,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工作试点的组织领导,制订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我院将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加强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切入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建成国内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
附:教育部网站链接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7055/201508/t20150817_2005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