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战疫,静待花开——疫情期间心理调适
发文:学生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1-09-26   访问量:2354

近日,我国多地升级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也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针对性的疏导方法,对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那么疫情期间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呢?

一、在疫情压力下,大学生常会出现的以下几种应激反应。

1)焦虑

焦虑是最常出现的一种情绪性应激反应。由于本次疫情疾病传播源的隐蔽性,病毒感染的不确定性,当人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防范的时候,就会感到高度紧张焦虑。

2)疑病

面对疫情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可能出现疑病症状,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特别敏感,时常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

3)恐惧

面对患病的危险和生命的不确定,我们的生存本能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害怕,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淹没在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流中,关注着网络,看着朋友圈,越看越担心,越看越害怕。

4)不确定感

不确定感与个人对其所处情境的掌控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不能控制对自身有威胁的危险刺激,或者认为自己在某种环境中会失控时,就有可能进入应激反应状态。

二、利用积极思维法有效缓解压力

面对这些心理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利用积极或乐观思维,改善对现实悲观的看法,不是改变事实。比如想象、积极发现意义、只关注此时此刻、积极自我暗示和权衡利弊

1想象

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适度的想象可以带来希望,让人充满力量,获得宁静,但过度的想象就会让人脱离现实,沉浸在纯粹的空想当中。

2专注此刻

很多抑郁、焦虑者的痛苦都来自于悲观地回忆过去或不看好未来。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过去和未来,此时此刻的状态才是真正拥有和可以把握的。专注此刻包括全神贯注做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比如阅读、书写、洗衣服、整理文件、打扫房间、修理东西等。

3积极的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就是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自我鼓励。可以调节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比如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我们定能战胜。”“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如果能辅以些证据支持,效果更好。

4权衡利弊

许多过去有不良经历或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在痛苦、压力和危机面前会不考虑后果,容易采取自我伤害或冲动伤人行为。我们主张用张纸和支笔画出四格表,比较某种行为的利与弊,并且多从长远利益来比较,然后鼓励采用更有利的行为去摆脱痛苦。

最后,要学会认识自己,着眼于长期,制定可实现的长期目标。远离诱惑,并激励自己,保持自律生活。抗击疫情,我们齐心协力;关爱自己,我们共度时艰。让我们一起加油,将微小的贡献凝聚成强大的力量,相信我们的祖国很快就会击退这看不见的敌人。少年们加油!中国加油!



Copyrigh 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南昌 新溪桥东一路219号
邮编:330024 电话/传真:0791-88490764 招生咨询:0791-88448942 电子邮箱:2789810946@qq.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赣ICP备2022006732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346号